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少林大悲拳之掌法炼气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5056次阅读 5次回复
阅读排行
少林大悲拳为内功拳法,全名叫“大悲心陀罗尼拳”,为佛门密宗。相传此法源于印度,原为达摩禅师所创(也有传为隋唐时期少林昙宗和尚所编)。初始,达摩禅师来到少林寺讲经时,发现许多僧人体质虚弱,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一到听讲经书时经常出现困乏、打瞌睡现象,甚至个别和尚还鼾声不止。为了增强众多僧人的体质,充沛精神,他以少林寺中诸多佛像的姿态为造拳依据,创编了大悲心陀罗尼拳(少林大悲拳),并配以大悲心陀罗尼经(亦称大悲咒),每做一式就默诵一句经文。在封建朝代,僧人在佛门里演练此拳是一件相当严肃、庄重的事情,需先沐浴、净身、焚香、供佛方可练拳,否则是禁止的。
  据传,以前在少林寺里没有一定功底、没有一定资历和地位的高僧,是不可能学到此拳的。至于对俗间更是秘而不传,所以民间很少有人能见到大悲拳。
  少林大悲拳虽与太极、八卦、形意等拳种一样,都注重内外兼修,强调气沉丹田、贯通任督二脉,但在炼气与行拳上却有着独到之处。它以深与长的腹式呼吸秘法来调解和配合全套拳法运作,使整个拳势都呈现出内功状态。此法可以提高练拳者的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并能体现出“气龙游遍周身暖,荡气回肠抖精神”的气场感觉和健身效果。下面就将少林大悲拳的几种掌法炼气过程及相关招式介绍一下,与同道共同探讨。
  一、预备式
  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头顶正直,眼向前平视;口轻闭,舌抵上腭。
  重点要求:立身要中正安舒,全身放松,不得有丝毫僵劲,含胸拔背,两臂下垂,要松肩坠肘;手指要自然微开,手心要空;开裆敛臀,尾闾中正;气沉丹田,神贯于顶。少林大悲拳的预备式的步法、身法、手法的要点、要求,无一不是内功的要求,这就给以后几种炼气动作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可以说是内功筑基式。
  二、大鹏展翅
  两手拇指自然分开,其余四指自然靠拢,然后两臂徐徐平举,高与肩平,成双展掌。
  重点要求:双臂平举不可一高一低,不得有前有后,要求与肩、胸成一条直线。随两臂徐徐平举,气沉督脉吸入脑海,两臂要松三节,即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都要松开,以使气血贯通。在两臂上举时,其着力点在腕上端,其腕就像吊着一桶水似的那样沉重。肘部还应有下坠之感,肩部要确实松开,使气贯于手指,并有发麻、发热和热流冲撞十指之感觉,似触电一般。
  三、鹞鹰旋空
  接上式,双掌由肩高再往下沉松,逐渐缓缓以内劲翘起,成立掌。
  重点要求:五指自然分开,手心要空,中指微翘以引气上行。此时要沉肩、坠肘、坐腕,以使气贯于十指,随缓缓立掌动作,气沿任脉归于丹田。
  上述两式系一呼一吸,一吸气入脑海,一呼气入丹田。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与所谓的“小周天”循环相似。
  四、童子拜佛
  接上式,双臂立掌以小臂缓缓向前合拢,指尖相对(先以中指相对,后食指、无名指、小指及大拇指陆续相对),掌心合紧,拇指与喉齐,要松肩坠肘,徐徐向胸前回收,深吸气于脑海,形成合十手。
  五、青龙吸水
  接上式,手尖向前渐渐下垂,双臂随合掌下垂至裆部,要松肩坠肘,长呼气,形成下垂掌,气沉于丹田。
  上述是少林大悲掌法炼气的几种立身动作。另外在此拳的全套中,其下盘动作也颇多,更要习练者掌握好深长的腹式呼吸方法。习者应多多练习,认真做到呼吸与动作相结合,以形成任脉、督脉循环,从而将此拳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须念山

2014-12-24 14:12:11

信楼主,得永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会死的很有节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无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高佗诉

2015-3-8 11:03:24

论坛的帖子越来越有深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瞑获驰

2015-4-26 07:21:34

感谢楼主的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5

须念山

2014-12-24 14:12:11

信楼主,得永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会死的很有节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无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高佗诉

2015-3-8 11:03:24

论坛的帖子越来越有深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瞑获驰

2015-4-26 07:21:34

感谢楼主的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