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阅读排行
九宫连环步,简称九宫步,源于松溪内家的“练步十八 法”,是九宫门训练各种步法的重要方法,在九宫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统武技中有“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拨草”的谚语 ,这说明了步法在技击中的重要性。震宫代表人体的足,功能是行走,因此九宫连环步与震 宫龙形穿掌相匹配。
通过练习九宫步,可以使练功者,步法轻灵,内气沉着,进 退自如,攻守连环,随机应变。在技击中就可以按照既定的战略思想,利用娴熟的步法,充 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对手,取得胜利。
练习九宫步时, 先假设地面有一个九宫八卦图(或者在地面画一个九宫八卦图),方位为“正南背北,左 东右西”,与地图的方位一致(图1)。




练习九宫步时,每种步法的练习次数以8次为一组, 左右各练4—8组,以应八卦之数。练习速度要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步法熟练后,即可 配合招式,发劲散打等项训练。
现将其常用步法介绍如下:
中宫式(虚 步桩)
练习者以虚步桩左起式站立在九宫八卦图的中央,使左手左足朝向东方震宫 (左、前),右手右足朝向西方兑宫(右、后);身体正面朝向南方离宫(正面),身体背部朝向 北方坎宫(背面);目视东方震宫(图2)。

说明:中宫式位于九宫八卦图 的中央,是练习九宫步的预备势。其它各种步法都是从中宫式开始练习的,行走完毕后又回 到中宫式。

本帖最后由 火云邪神 于 2014-11-28 10:59 编辑

一、前进步
(一)正进步
(1)由中宫虚步 桩左起式(图3)。
(2)左足向前(东方震宫)上一步,成左弓步,名为正进步(图4)。
(3)退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斜进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5)。
(2)左足向左前方(东北艮宫)上一步,成左弓步 ,名为斜进步。目视东方震宫(图6)。 (3)退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后进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7)。
(2)右足向前(东方震宫)上 一步,成右弓步,名为后进步。注意双手左右交换(图8)。
(3)退步收招,还原成 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后退步
(一)正退步
(1) 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9)。
(2)右足向后(西方兑宫)退一步,成左虚步,名为正 退步(图10)。
(3)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二)斜退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1)。
(2)右足向斜后方(西北乾宫)退一步,成右虚步,目视东方震宫,名为斜退步(图12)。
(3)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前退步
(1)由中宫虚步桩 左起式(图13)。
(2)左足向后(西方兑宫)退一步,成右虚步,名为前退步,注意双 手左右交换(图14)。
(3)上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闪身步
(一)左闪身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5)。
(2)左足向左(北方坎宫)侧跨一步,右足接着快速左移,靠近左足踝关节内侧,成右丁字 步,名为左闪身步(图16)。
(3)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右 闪身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7)。
(2)右足向右(南方离宫) 侧跨一步,右足接着快速右移,靠近右足踝关节内侧,名为右闪身步(图18)。
(3) 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四、转身步
( 一)猿猴转身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9)。
(2)两脚原地不动,快速 向右转体,双手相互交换,重心移至后足心涌泉穴,变为中宫右起式,面向西方兑宫(图20) 。
(二)盘龙绕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21)。
(2)右足 向前(东方震宫)上一步(绕步),左转体,重心移至右足心涌泉穴,面向西方兑宫(图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五、凌空步(一) 紫燕穿云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23)。
(2)身体突然向前上方 (东方震宫)腾空跃出,左手向前上方穿出,双腿收缩弯曲,名为紫燕穿云(图24)。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雄鹰展翅
(1)由中宫 虚步桩左起式(图25)。
(2)身体向后上方(西方兑宫)腾跃而出,双手呈鹰爪 张开,如雄鹰展翅状(图26)。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鸹鹰闪身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 27)。
(2)身体 向左侧(北方坎宫)或右侧(南方离宫)腾空跃出,双腿弯曲(图28侧视图)。
(3)落地 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四)早地拔葱
(1)由中宫虚步桩左 起式(图 29)。
(2)身体向正上方(头顶上方)突然腾跃而起,双腿弯曲(图30)。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五)游龙飞步 。
(1) 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31)。
(2)全身向前(东方震宫)连续腾空跃出八步,每步跨 出尽可能远,名为游龙飞步(图32)。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六、蹲身步
(一)青龙入海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 式(图33)。
(2)突然向下蹲身,如青龙倦伏在海底,名为青龙人海(图34)。
(3)起身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燕子抄水
(1)由中 宫虚步桩左起式(图35)。
(2)左足向前伸出,下蹲成仆步,双手张开如燕子抄水, 目视前方(东方震宫)(图36)。
(3)起身退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2-2 03:46:31

关注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3-9 10:37:45

很经典,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3-29 01:32:06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经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太叔夏月

2015-3-29 11:44:20

终于看完了,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7

本帖最后由 火云邪神 于 2014-11-28 10:59 编辑

一、前进步
(一)正进步
(1)由中宫虚步 桩左起式(图3)。
(2)左足向前(东方震宫)上一步,成左弓步,名为正进步(图4)。
(3)退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斜进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5)。
(2)左足向左前方(东北艮宫)上一步,成左弓步 ,名为斜进步。目视东方震宫(图6)。 (3)退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后进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7)。
(2)右足向前(东方震宫)上 一步,成右弓步,名为后进步。注意双手左右交换(图8)。
(3)退步收招,还原成 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后退步
(一)正退步
(1) 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9)。
(2)右足向后(西方兑宫)退一步,成左虚步,名为正 退步(图10)。
(3)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二)斜退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1)。
(2)右足向斜后方(西北乾宫)退一步,成右虚步,目视东方震宫,名为斜退步(图12)。
(3)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前退步
(1)由中宫虚步桩 左起式(图13)。
(2)左足向后(西方兑宫)退一步,成右虚步,名为前退步,注意双 手左右交换(图14)。
(3)上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闪身步
(一)左闪身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5)。
(2)左足向左(北方坎宫)侧跨一步,右足接着快速左移,靠近左足踝关节内侧,成右丁字 步,名为左闪身步(图16)。
(3)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右 闪身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7)。
(2)右足向右(南方离宫) 侧跨一步,右足接着快速右移,靠近右足踝关节内侧,名为右闪身步(图18)。
(3) 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四、转身步
( 一)猿猴转身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19)。
(2)两脚原地不动,快速 向右转体,双手相互交换,重心移至后足心涌泉穴,变为中宫右起式,面向西方兑宫(图20) 。
(二)盘龙绕步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21)。
(2)右足 向前(东方震宫)上一步(绕步),左转体,重心移至右足心涌泉穴,面向西方兑宫(图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五、凌空步(一) 紫燕穿云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23)。
(2)身体突然向前上方 (东方震宫)腾空跃出,左手向前上方穿出,双腿收缩弯曲,名为紫燕穿云(图24)。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雄鹰展翅
(1)由中宫 虚步桩左起式(图25)。
(2)身体向后上方(西方兑宫)腾跃而出,双手呈鹰爪 张开,如雄鹰展翅状(图26)。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三)鸹鹰闪身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 27)。
(2)身体 向左侧(北方坎宫)或右侧(南方离宫)腾空跃出,双腿弯曲(图28侧视图)。
(3)落地 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四)早地拔葱
(1)由中宫虚步桩左 起式(图 29)。
(2)身体向正上方(头顶上方)突然腾跃而起,双腿弯曲(图30)。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五)游龙飞步 。
(1) 由中宫虚步桩左起式(图31)。
(2)全身向前(东方震宫)连续腾空跃出八步,每步跨 出尽可能远,名为游龙飞步(图32)。
(3)落地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六、蹲身步
(一)青龙入海
(1)由中宫虚步桩左起 式(图33)。
(2)突然向下蹲身,如青龙倦伏在海底,名为青龙人海(图34)。
(3)起身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二)燕子抄水
(1)由中 宫虚步桩左起式(图35)。
(2)左足向前伸出,下蹲成仆步,双手张开如燕子抄水, 目视前方(东方震宫)(图36)。
(3)起身退步收招,还原成中宫虚步桩左起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2-2 03:46:31

关注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3-9 10:37:45

很经典,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3-29 01:32:06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经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太叔夏月

2015-3-29 11:44:20

终于看完了,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