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中国也有自己的器械竞技,它的名字叫做短兵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7249次阅读 4次回复
阅读排行
中国也有自己的器械竞技!它的名字叫做短兵。




何谓短兵
  以前,短兵在中国文化当中是对尺寸较短的冷兵器的统称,现在短兵除具有其传统意义外,还特指一种新发展起来的类似击剑和剑道的运动形式,是我国武术短兵器械———刀、剑、鞭、锏等技法综合运用的一种对抗性运动,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
  短兵作为传统武术一项正式的比赛项目是在1928年出台的,当时名叫“击剑”,为区别于西洋击剑,也称为“中国式击剑”。后来,因为它具有刀剑同体的特点,技术上与西洋击剑明显不同,人们便改称为“短兵”。中国短兵的产生,一方面是受西方由佩剑、花剑和重剑三个剑种构成的短兵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一定程度上受日本剑道的启发和刺激。



短兵竞技性观赏性都很强
  讲究以智取胜 不会造成伤害
  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3年有过短兵比赛,但不受欢迎,后来包括短兵在内的所有武术对抗项目都被废止,直到1979年才与散打一道恢复为武术对抗性的试验项目。遗憾的是,散打已发展得比较成熟,早就成为国家的正式比赛项目,但短兵却不了了之,直到12年前又重新开始试验。近几年,短兵的发展相对较快。本次由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主办、武汉体院承办的全国武术短兵调赛共有7支队参加,除武汉体院两队外,还有华师大、西安体院、北京体育大学和天津一家俱乐部。男子比赛分60公斤以下级、60至75公斤级、75公斤以上级(即无差别级),女子比赛只有58公斤以下级和58公斤以上级(即无差别级)。
  郭裔是华南师范大学队的教练,同时也是比赛裁判,他认为,造成短兵现状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是器械的用材问题,现在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还不够完善。护具方面,也曾考虑过采用像跆拳道那种电子感应,但成本大,而练习人数和比赛都跟不上,没有厂家愿意投入研究开发和生产。
  暨南大学教授马明达出身于传统武术世家,也是短兵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说,短兵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武术特色,武术刀。剑的大部分攻防技术都能在比赛中得到施展,竞技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短兵技术含量高,讲究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任何逞强斗狠的野蛮拼打反使对家有机可乘。加上特定的器械性能和防护设施,基本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参赛者可彻底过一把“武侠瘾”。
  现在,短兵比赛在规则上有南北之争。据郭裔介绍,马明达的比赛规则主张短兵不要地趟技法,也不应双手持兵器,强调单手的灵巧和技法至上。另外,击中头部和躯干的得分比击中四肢高一倍,在广东的交流比赛就是采用这种规则。但目前武汉体院的规则占了主导地位,本次比赛裁判长、武汉体院教练戴小平说,短兵必须要有独特性才能在世界上争夺话语权。与短兵相似并已入奥的有击剑,不想改变自己的传统来争取进入奥运会的有日本的剑道,短兵必须要有区别于上述两项的特色。因此,地趟技法不能取消。剑道必须双手拿剑,击剑是单手拿剑,短兵则单双手都可以,也可以中途换手,这一点更符合实际的搏击。



感觉要么搞不起,要么搞起被人摘桃子。这貌似就是特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沃茂

2016-9-22 09:13:16

加精支持
个人一直深信中国短兵潜力很大
剑道是一项让人尊重的成熟的当代体育形式的器械武术格斗
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方兴未艾的中国短兵借鉴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名字就没气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感觉要么搞不起,要么搞起被人摘桃子。这貌似就是特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沃茂

2016-9-22 09:13:16

加精支持
个人一直深信中国短兵潜力很大
剑道是一项让人尊重的成熟的当代体育形式的器械武术格斗
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方兴未艾的中国短兵借鉴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名字就没气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