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八卦掌最不能丢的就是转圈功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9810次阅读 1次回复
阅读排行
一位八卦掌老前辈干活儿时也不忘练功,每天都是马步站桩端着大笸箩摇煤球,当他去另一头儿倒煤球时,总是上身侧转,将盛得满满的大笸箩端在身后,双脚直迈前行,日复一日地练出了功夫。可见练八卦也可以直着走,但终归还要练出“直步横行”的功夫,即:两胯、两腿冲向前方行进,而上半身却在腰的带动下转向了身侧。所以,转圈功正是练这种功夫的最好方法。据前辈们讲,八卦掌最初就只有转圈和单换掌,后来的许多掌式套路都是二、三代先师们为了方便教授学生才创编出来,因此继承传统除了最主要的掌式身法之外,最不能丢的就是转圈功。
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八卦掌练习关键是要有耐心,接受得住寂寞。一个人在一个静悄悄的地方苦练。

八卦掌的特点;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拳法口诀中可以看出,“顺项提顶,松肩坠肘,紧背空胸,溜臀收肛,气潜丹田”等项,都是三家共有的内容,而“合肘掩心出抱力,斜身拧腰中平转”,却是八卦掌特有的“要求”。关键在于:走圈功正是练出以上所有这些“功夫”的“方便法门”。也就是说,在一圈又一圈的走转功法中,同时具备着“动”与“静”两个功法“要素”:一面是双脚轮换着被躯体“提拉”起来再往前送出去;另一面却是在“凝神静气”之中,双手找出“合劲儿”置于胸前“定”住不动,并随着上半身转向身侧。两个“要素”截然分明,却浑然一体。走转掌之时,两手蓄力如拧绳,身如螺旋,要练出“横劲儿”,走中发力,侧面进击。走圈练好了,还能做到行走之中或者生活当中:一举一动、随时随地“收谷道(提肛)”,使丹田气足,功力深厚。


在练习八卦掌时;“提肛”是功夫,强行必致病,须与“顶悬”之功结合才能自然做到。走圈可以增强周身的气血运行,速度可快可慢,须顺其自然,早练气,晚练神,“快”练身步,“慢”练功夫,又可“抻筋拔骨”。从大处说,走圈如同月亮饶地球:身体绕树走是“公转”,上半身往圆心及身后旋是“自转”;从小处说,走圈时身体就像“一盘石磨”:胯以下是不动的磨盘,腰以上是转动的磨盘,拧旋走转当中,两胯面向圈线不动,而腰却是带着上身与双臂始终往圆心旋转不停。走圈当中,无论步子快慢,都要像“行云流水”,身子不可高低起伏;还须时时保持身体“中正”:头悬于天,身子悬于颈项,四肢悬于躯干,身体每一个关节处都松开“挂”住了,这即是贯穿全身的阴阳对立统一。此时,方能保证“斜身拧腰”时身体不偏。


想提高八卦掌实战能力必须打沙袋;打沙袋首先不要注重力度,先要把形和劲给打顺,形不要僵,要做到松不是散,自然到位。两脚塌实,腰跨松沉,含胸跋背,顶要自然上领,臂要自然抬起。但要做到拳从口中出,封住自己的中线,出手如拿东西一样。握拳时腕部要平,不可弯曲,肘部截力,要从调整肩部顺其力,形和劲打顺之后,就以腰胯为主,做到腰胯松沉,气沉丹田,以打透为目的,此种练法半年就可伤物。

八卦掌练劲过程中;关键是看住这个“劲儿”别让它跑了。否则,“挂劲儿”丢失,“顶头悬”就没了,重心不稳,拳架没了“中正”,所有关节的“阴阳对立”也没有了;全身一盘散沙,“松肩坠肘、函胸拔背、溜臀收肛,气沉丹田”全都谈不上。还有,所谓“斜身拧腰”也不是腰使劲儿硬往里拧,而是依靠“顶悬”之劲儿将腰胯相对松开,使上半身在上下方向(头与脚)和前后方向(伸出之双掌与不动之身)同时具有的“对立统一”推动下自动带着双臂往圆心旋转。因此,说是“柠腰”其实是“松腰”,“拧”的动作不是用劲儿去拧,而是“挂劲儿”找到之后腰就松开了,自然可以流转出一股“旋腰的劲儿”。反过来,没有了“顶悬”腰也松不开,此时你如果还想使劲儿去拧腰,必然是脊柱不正、呼吸不畅、气血受阻,日久成病。


还是发视频简洁明快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还是发视频简洁明快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