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易经中八卦掌的原理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4530次阅读 1次回复
阅读排行
一.阴阳八卦理论是八卦掌的理论基础
    << 易经 >> “系辞下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由此可见八卦的来历及其用途,阴阳八卦理论是建立在古天文学,古气象学的基础上的,它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一切现象,总结出其变化规律,以找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它包含着许多唯物主义的思想。
    阴阳八卦理论有两个很重要的图形,即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阴阳八卦理论认为:先天八卦图为对待之体,是易的根本,其主要意义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后天八为“流行之用”,重在功用方面,是为了“尽变化之能事”。
  
    那么,阴阳八卦理论是如何在武术中应用成为八卦掌的呢?一门好的拳术应该是内外兼修,它应该有练内气(内功)和练技击术两个内容。八卦掌正是这样一种拳术。它是通过“近取诸身”,以八卦之身练八卦之数。“远取诸物”以八卦之物练八势和以先天为风用,后天为外用等原则将阴阳八卦理论应用于武术中成为拳术的。
二.以先天为内用,“近取诸身”,以八卦之身练八卦之数
    先天八卦图为易之本,是体现自然之象,其包含着天地之天道,人生之大道,其中蕴藏着极其深奥的哲学道理,这些道理可以用来指导气功的修练。
    将先天八卦图用于内修,在八卦掌中首先是从人体这一八卦之体入手的。 << 易经 >> “说卦传”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这是“近取诸身”而得的八卦,用阴阳八理论来分析人体,则当人体还是受精卵时为无极,落床生脐连母体为太极,胞胎发育出心肾为两仪,发育出四肢为四象,四肢各有两节为八卦,再分,双手双足之指节各有二十八节,加手足各两节之八节和共为六十四节。这就是从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六十四卦在人体上的体现。
    因此,人体是一个八卦之体,用先天八卦图来指导内功的修练,就是使人体八卦与先天八卦对应而得,以使人体八卦合于先天八卦最终合于大自然之天地之理。
三.以后天为外用,“远取诸物”,以八卦之物练八卦之势
    后天八卦图为“流行之用”重在功用方面,是为了尽变化之能事。一门好的拳术,要在技击中取胜,“变”是一个最大的优势,即以变应敌,使敌陷入晃糊之中,最终达到于变化中制敌取胜的目的,其变包含招法之变,刚柔之变,虚实之变,总之是阴阳之变。这正是后天八卦图所包含的阴阳变易和五行生克等内容。 将后天八卦图用于技击术首先是从八卦取象的动物入手的。“说卦传”说:“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离为雉,坎为豕,艮为狗,兑为羊。”由武术的起源可知,模仿动物捕食和搏斗的动作是武术的主要来源,因此,可由各种动物的形势创作出武术招式。
    为使格斗动作合于八卦之阴阳变易和五行生克,以八卦取象的动物之形,用象形的方式来创造招式,并按后天八卦生衍六十四卦之变数来变化,又按八卦与五行的对应关糸来取生克,则可变化无穷而又藏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之妙。
四.八卦掌原理的归纳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八卦掌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八卦理论,而这一理论在八卦掌中的应用主要是先后天八卦图分别在内修和外修中的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以含八卦之体,按先天八卦图来练对应之体内八卦,使人体诸脉畅通,内气充实,身心健康,筋骨柔韧,肌肉坚实,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劲顺力达,体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应用,最终融合于大自然返先天成为无极之体。以身体之阴阳对应的格斗动作按八卦取象的八种动物练成掌式,掌握合于阴阳五行的一些技巧、方法、技术和原则,以使人在对敌实战中能 以小胜大,以巧打蛮,以少胜多,同时在技击中遵循阴阳八卦的相生相克,变化无穷的原则,并严格遵循易理运转不停。”这就是八卦掌原理。简单地讲就是“身合八卦统阴阳,后天外用藏柔刚,先天内用培根本,合于易理变化长”。

falao

2015-12-2 09:33:42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falao

2015-12-2 09:33:42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