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孙家三拳奥妙初探-孙门的拳论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2556次阅读 0次回复
阅读排行
秘籍
2014-12-18 15:01:23
常常看到有人问孙门为什么要三拳,为什么。。。孙氏拳的奥妙在哪里精髓在哪里?
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孙家三拳三种劲力
  孙家拳强调三拳的练习,是有特别的道理的。
行意拳术里边的三种劲力,明劲暗劲化劲,如果仅仅在一个行意拳里边就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
  孙老先生在三个拳种里把这三种劲力明显地分别出来了。使练习者可以在三个拳种里分别明确地体会三种不同的劲力。当然武艺高强的在行意拳一种拳术里也能练出来三种劲力。但是没有孙门三拳分开来更加清楚明确。
  孙氏行意拳主要练习的是明劲;八卦掌主要练习的暗劲;太极拳主要练习的是化劲。这孙门的三个拳术都特别明显地符合三劲各个的要求:
明劲在手:力达末梢。击点力点主要在拳掌,有放开之意。少林武术有一说为不伸不够,不是功夫。你不能放开了,不能尽可能地伸长击远了,你就也不可能尽最大限度地收紧了缩小了。你就是练出来缩小收紧了,你还是少个放长击远的劲达末梢的明劲。之所以有不少人精于推手而逊于散打就是因为少了这个明劲。目今还有不少人只追求化劲暗劲,鄙视明劲。那就更没道理了,如果明劲可以不要,孙氏拳就只要太极拳就可以了。保留孙式行意拳,意义就在于尽可能保持明劲。那些描写行意拳像弓弩象炸雷等等都是要求快速勇猛的明劲。孙门有行意拳就是实心钢球一说。你想象实心钢球砸人是什么劲头。人家还砸不动你呢。
  孙门八卦掌是练习的暗劲;:
  暗劲在肘,孙门八卦掌的八大掌加单换掌和双换掌,一共十个掌法,没有一个是劲达末梢的练法。大都是肘劲。比起孙们行意拳,它的动作要领是收紧了。比起孙氏太极拳来它还是较为开放。但是此时的步法是孙氏拳术的上乘练习了。在不开不放不收不紧的最为放松的最自然的中间状态下,步法的变化是最为理想和最为敏捷的。八卦掌,练习的是身法和步伐,是暗劲。但是这时候的身法的练习还是不比孙氏太极拳。但是孙门八卦掌的步换身移,步幻身影。正是这个暗劲的在套路里的运用。孙门有八卦掌是钢丝球一说。那种钢丝的弹性和韧性可想而知了。
  孙氏太极拳,化劲在身。
这时的就动作和八卦掌比就更加紧凑收束了。尽管孙氏太极拳不那么多的步法变化,是在有限的范围里尽量地练习身法的变化。为了体会这种变化的奥妙,还要慢慢地动作来体会。这时候如果不强调身法的变化,不强掉身体的动作,就失去了练习太极拳的意义了。而且孙氏太极拳的轻灵圆和,柔和凝练,连绵不断。更是身法在套路里的现体。孙门有太极拳是气球一说。吞吐化解之意尽在其中了。孙么不仅仅是站立的身法,而且是活步活动着的更大的身法变化。
明劲实际运用能力的检验要在散打中才能检验出来。暗劲和化劲的检验在推手中就可以检验出来了。三种劲力的交相结合,才能使拳手在徇息万变的近中远三种距离里随心所欲熟练地对抗对手。实战中双方的距离和角度是在变化的。
三种劲力有时候是混合在一起的,但是还是有其很大的不同的。明劲不可能没有身法步伐,暗劲不可能没有身法,化劲也不可能没有步伐和不用手法。但是三拳的练习时各有侧重的,我练习三拳的体会就这样。在练习提高后,还能体会到好多古人所述说的那种拳术的意境。孙门三拳缺一不可。
  二,实践出真知,还要从推手过渡到散打的练习:
当然,没有孙门活步推手,没有孙门活步推手过渡到散打练习,就还没有能真正体会三拳的奥妙。三拳也仅仅是一个人的练习。要想真会使用,非要从孙门活步推手过渡到散打不可。推手是为了过渡到散打。所以能散打才是拳术练习的最后目标。推手是为了教人懂劲和少被打得鼻青脸肿就能明白好多技击的道理的好办法,如果把推手当成了目的,我看是错了。特别是站立不动的定步推手,那是设计给初学推手的人为了双方便于练习才限制不要动步的。如果把这种初级的练习方法当作高手比试的形式,那就更是不能体现高手们的真实功夫了。更何况练习套路的高手还不一定就是技击推手的高手。孙门的活步推手有独到的好处。和三拳套路的练习还有相辅相成的极大的作用。
三.孙家拳套路实战支撑方法一致:
  孙家拳术的最大优点是实战动作与套路演练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最明显有效的特点就是高站距。三体式,这种站立方法是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预备式的站立方法。这种支撑方法启动快速移动便利。是身体重心移动的最佳支撑方式。
无论是拳击摔跤还是击剑相扑,兵乓,篮球大都是稍弯曲两腿,高站立随时发动。套路竞赛武术原有的大弓步大马步虽然弓架好看,实在是不能在实战中直接使用。孙门强调大腿弯曲内角就是135度钝角。太小了就嫌低了,太高了就难以沉气座稳了。两脚还不断地有虚实变化。强调鸡腿,也就是在急速的移动中强调单脚支撑和重心变化。上步必跟退步必随。就如拳击击剑的滑步。特据实战意义。
  孙家拳套路一反传统少林武术大弓大马步的下蹲低架势,改革了各代行意拳三体式的站立方式,从实战出发,练为战,创造了演练套路就是实战的基础练习的孙氏三拳。
  这个改变不是小事,是了不起的根本的改变。少林武术套路的步伐在实战中几乎没有用处。而孙氏拳的步法就是实战的步法。古少林心意把不在此列。
  孙氏拳的步法是随时可以高速起动的步法。可以在最大的范围里迅速移动身体。其中行意拳的最高速的前后移动(尽管行意拳里也有小八卦这里仅仅谈主要的以便说明问题。)和八卦步的最高速的左右甚至四面八方的最大限度的高速移动。和行意的前后移动的步法组成了孙家拳步法的全部内容。于是孙家拳术身法和拳法的变化,不仅仅在人体固有的单脚或是双脚的重心支撑面上了,孙家拳步法是在人体的支撑基础上的人体步法活动所能到达的范围,拳法身法的变化也是在360度的角度范围里,而不是在90度到180-度的范围里了。实际上大弓步大马步的变化范围还没有能达到180度。低站立的移动是不能很迅速的,是不适应快速移动的实战要求的。尽管低站立移动了也能变化。
  孙家拳变化的范围还能根据武艺的高水平而在360度再加360度甚至无限个360度的范围里提高。而且360度的大小方向也不一样而且这个范围还是三维的,方向还不局限在上下和前后左右,还可以发展到任何方向里的旋转变化。如果没有支撑方法的更大范围的变化,身法和拳法的更大的变化就没有基础,就不可能。孙家拳步伐的革新是根本的革新是根本的改变。这就是董旭东先生研究过的球劲。孙门三拳的三个球劲是在孙门三体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练习孙氏行意拳的可以就像套路里这么站立着使用拳术进行实战。八卦掌也是如此,练习推手的练习孙氏太极拳就可以就照孙氏太极拳那么站立使用推手方法。其他太极拳的套路的支撑方法是和推手支撑方法分离的。不一致,这是非常明显的。只有孙氏拳是完全一致的。
  我认为孙家拳的最大奥妙就在于此。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练习的拳术,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一管之见,无意辩论。希望能起到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