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锦八手拳学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5041次阅读 1次回复
阅读排行
秘籍
2014-12-13 14:13:26
目錄
前 言

作者簡歷
第一章 錦八手拳術的源流和師承
  我的恩師———趙鐵錚
  師兄敖石朋致楊永的兩封信
第二章 錦八手拳名釋義
第三章 錦八手拳術的特點
  一、樸實無華,講求實用
  二、踢打摔拿,技法全面
  三、鬆緊結合,剛柔相濟
  四、武醫相融,氣勢合一
  五、整勁暗力,驚彈抖炸
  六、螺旋纏絲,圓活滾動
  七、不招不架,老少相隨
  八、重視功法,修德養生
第四章 錦八手拳的功法
 第一節 朱砂掌功
  一、朱砂掌功釋名
  二、朱砂掌功的練法
  三、朱砂掌功的功效
 第二節 八步連環如意步
  一、八步連環如意步釋名
  二、八步連環如意步的練法
  三、八步連環如意步的功效
 第三節 腿 功
 第四節 腰 功
 第五節 五峰的功夫
 第六節 百步神拳
 第七節 關於鐵砂掌
 第八節 關於鷹爪力
第五章 錦八手拳術
第六章 拆 手
第七章 錦八手拳的八趟總論
第八章 怎樣練好錦八手拳
  一、修 德
  二、愛 國
  三、志 堅
  四、明 理
  五、帶 意
  六、練 功
  七、善 學
  八、試 手
第九章 錦八手拳的實戰要旨
  一、要 勇
  二、要 狠
  三、不招不架,就是一下
  四、老少相隨
  五、打 中
  六、直 進
  七、走 邊
  八、打要害
  九、制 根
  十、連續進擊
  十一、旋轉滾動
  十二、多 變
  十三、掌握時機
  十四、敗中取勝
  十五、看 肩
第十章 器 械
附錄一 關於少林拳與武當拳之我見
附錄二 關於氣之我見
附錄三 為日本《空手道》一書
    的中文譯本所作序言
附錄四 年過花甲不停步
    ———記湖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楊永 健民
附錄五 朱砂掌走向大眾 袁鍾祥
附錄六 「楊氏二絕」 楊 明
後 記

前言
  「錦八手」也稱「緊八手」,為北京趙鐵錚老師所傳。它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拳種,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義,繼承了我國傳統武學的精要,融進了內外家拳學的精髓,汲取了諸多優秀拳種的精粹,是一個經過實踐而篩選出來的中國拳法的精品。其內涵豐富,拳理深邃。拳有八趟,散手組成,勢簡易學,講求實效,重視功法,修德養生。是融修身、健身、防身於一體的優秀的中國武學拳種。
  《中國武術史》(習雲太著,1985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第262頁,第十三章「拳術」第二十五節這樣介紹「緊八手」:「相傳『緊八手』形成於清朝中期,流傳很少,今湖北一帶仍有人練此拳。此拳沒有花法,技擊性強,有8趟,基本拳法是緊八手。其特點是一拳一腿,都講快速發力,並要求『去力不僵,回勁鬆軟』。有踢、踹、蹬、鴛鴦腿等16種腿法,由於腿法多變,下肢穩固。」
  《中國武術大辭典》(中國武術辭書系列,1990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第60頁介紹「錦八手」:「湖北地方拳種。河北滄州趙鐵錚於50年前所傳。特點是發力講寸勁、螺旋勁,多腿法,重掌法、爪法,步法靈活多變。練功方法有掌功、爪功等。步法以八步連環步為主。除徒手套路外,還有天柱劍等器械套路。主要流傳於湖北。」
  《中華武術大辭典》(主編張山、執行主編裴錫榮,1994年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第267頁談到「錦八手」:「湖北地方拳種。係河北滄州趙鐵錚所傳。由單勢散手組合成套,勢法左右兼練,動作樸實無華,腿法較多。講究實用,著重研究掌功、爪功和步法變化。注重發力,以丹田運氣為主。講求化勁、發寸勁、螺旋勁和襯勁,鬆緊結合。除徒手套路外,還有天柱劍等器械套路。」
  《湖北武術史》(湖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編,1994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第345頁第四編「拳種發展史」第三章「稀有拳種」第二節「錦八手」寫道:
  「(源流)此拳由河北趙鐵錚於50年前所傳。趙氏滄州人。幼年習武,曾為孫傳芳鏢師。常往來於江、浙五省,尋師訪友甚多,拳技精湛,深得內家功法之妙,晚年流落北平賣藝為生。現繼承此拳者僅楊永一人。(拳理)注重發力,講求化勁,鬆緊結合,多用腿法。此拳發力以丹田運氣為主,發寸勁、螺旋勁和襯勁,講究驚彈抖炸,捋滾分化,不招不架,就是一下。而鬆緊之機,即剛柔變化之妙。要求手打三分足打七,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特點)此拳由單勢散手組合成套,勢法左右兼練,動作樸實無華,腿法較多,注重實用,著重研究掌功、爪功和步法變化……(功法)掌功:鐵砂掌、朱砂掌。爪功:鷹爪功。步法:八步連環如意步。」
  《中國武術人名辭典》(昌滄、周荔裳主編,1994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第358頁載:
  「楊永(1926~ )北京人。滿族。6歲隨父習武,14歲從趙鐵錚練錦八手拳術。1948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國文學系。同年參加革命。1975年到湖北省體委籌建武術隊,任領隊兼教練,是中國武術協會委員、中國武術學會委員、湖北省武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湖北省武術挖掘整理組副組長,兩次獲評全國挖整工作先進個人。1988年獲中國國際武術節貢獻獎。是錦八手拳術研究會會長,擅長朱砂掌功,是朱砂掌功研究會會長。」
  「錦八手拳術」寫入《中國武術史》是由於1978年在湖南湘潭市舉行的全國武術表演大會上,我作為特邀運動員表演後,引起老武術家的矚目,李天驥先生要我在大會上與沙國政先生和福建練五祖拳的一位老拳師共同介紹各自的拳種源流、特點、技法。武術處處長毛伯浩在小結中說「今天我看到了什麼是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打法……」「錦八手」由此引起了武術界的重視。
  爾後,北京體育學院(今北京體育大學)又錄製成像,編入了傳統武術教學參考材料中。我還在全國諸多城市中多次做過表演。在《中國武術史》中寫為「緊八手」,是因為我在湖南湘潭全國武術表演大會上介紹此拳時,本著趙老師的教導,對外言「錦」,對內言「緊」,出席大會的多是行家裡手、自家人,所以講的是「緊八手」。習雲太先生出席了這次大會,這樣習雲太先生就寫成「緊八手」。
  1986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第二次匯報展覽在北京召開,於故宮東朝房展出「挖整」成果。湖北省武術挖掘整理組上報了此拳,正名為「錦八手」,並展現在湖北省武術挖掘整理成果展覽臺上。當時北京市沒有呈報此拳,這就是《中國武術大辭典》《中華武術大辭典》既寫為「錦八手」,又誤為「湖北地方拳種」「係河北滄州趙鐵錚所傳」的由來。
  其實趙老師是北京人,自幼生長在北京,晚年落腳在北京,只是在河北滄州學過拳藝,並非滄州人。《湖北武術史》也依樣寫成「河北滄州趙鐵錚於北京所傳」。「於北京所傳」是對的,寫「為河北滄州趙鐵錚」就不確了。

楼主的病历本丢我这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楼主的病历本丢我这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