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战国后期玉佩铭上记载的行功练气诀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4935次阅读 0次回复
话家常
2015-11-15 10:52:26
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为战国后期的作品。
         一九七五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时发现二千五百年前藩王的墓葬中,已经把《行气玉佩铭》作为重要的伴葬品。
         此器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
         全文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有气功学者认为此铭文主要阐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时的注意事项。该玉佩为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文物。
         罗振玉先生把它收在《三代古金文存》第20卷49页。玉器本无名称,当代气功界人士把它称做“行气玉佩铭”,又称玉铭和行气铭。但天津博物馆不同意此名称,因为它不是佩在腰间的玉器,而是手杖把头上的装饰,因而他们将其定名为“行气铭玉杖饰。”
           
        

         阐释:
         行气玉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据专家考证为战国后期作品,十分珍贵。作为一个内功修炼者来说,不但要研究45个字的铭文之理论内容、练功方法,也要研究“玉佩”本身的材质、形状所给予的启示。这样,才能全面认识行气玉佩的价值。

         中国古代气功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滥觞,远在三皇五帝之前。
         几千年来,古代气功经过黄冠道流、方巾儒生、悬壶医家、佛门高僧、武林里手等各阶层反复实践,精心修炼,逐渐形成了道、儒、医、佛、武术五大气功流派。
         玉佩所反映、记录的行气功法、理论,还是不分流派的古代气功内容,这使我们认识、了解古代气功练法及其理论宗旨,有了真实的物证及其论述内容,便于我们直观的分析、认识古代气功的练法、宗旨和行功效果,以备我们应用。

          玉佩(观图如下),十二面玉柱,中空,顶端未透。


          古人造物,往往寓意其中。
          玉佩之材质、造型形状亦寓自身修炼内气功法于其中。
          玉柱,含寓练功人之身体外形似玉无瑕而洁净;中空,乃寓“纯阳之体”的景象。即“弄壶中之日月”,“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之象征。顶端未透,尚未达到“阳神外出”与天地通气机之候。十二面,象征一年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都是修炼气功的时候;而修炼内气功夫,也有年、月、日、时的周期变化规律;以上论述的两方面内容,就是内功诀言“十二时辰不昧主人翁”的说法内容。
          以上内容乃是玉佩材质、造型形态所寓含之大意,这就有利于理解玉佩上铭文之所论的内容了。
         行气。运行什么气?这乃是认识气功健身强体的根本点。
        《黄帝内径•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行气,是指真元之精相合所化生之气;“行气”二字,乃指“先天真元之气”运行的功法而言。但真气又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运行的呢?

          深则蓄。

         深者,乃“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之深渊,即“委志归虚无”。盖虚无者,真气所生之处也。是说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要得此气,必当委曲志虑以求之。深渊者、虚无者,皆指少腹丹田气海而言说的。吕洞宾《百字真言》中说:“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降心气所致之处,丹田气海,丹田中心之阴精与肾之阳精相合,这就是意守丹田的炼精化气、真气生成,而又能积蓄先天真元之气充足。此乃气功的初步练法,也是深则蓄的全部意思。炼精化气,阴阳精相合所化之气为真气。

         蓄则伸。
         练功到了一定阶段,真气蓄足,就会出现种种证验,即真气伸发而产生的内景象,由于人体的个性差异,所出现的种种证验景象前后不完全相同。元代人陈虚白在《归中指南》中指出:“其证验如此,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两肾如汤煎,膀胱如火热。一息之间,天机自动,轻轻然运,默默然举。”此就是真气之伸的描述。
         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

         此言心专不纵横,恐生灾异也。真气初动,会牲畜许多幻觉奇景,迷失本性,自会走火入魔而不可自拔。这时应一心无动,幻景自退。神气自相抱一,又须常觉而常悟,候其一气之存。勤勤内照,诚有所待,神定气固矣!真气坚固,萌动伸发在周身运行之势,此乃初步练功到了成熟的阶段。

         萌则长。
         修炼内气功夫到了行气成熟的阶段,体内真气周流不息,异常活跃而法象万千,可以疏通经络,血脉和畅,滋润脏腑,舒筋坚骨柔活关节,妙不可言。然真气运行的具体途径,由于功法不同,亦不相同。《参同契发挥》描绘的具体途径为:“真气下到会阴穴,渡过尾闾穴向上通过夹脊、玉枕、风府、泥丸,返下明堂、鼻柱,入于华池,化为甘津,咽下重楼,浇灌五脏六腑至丹田,上下流转,充盈四大,周而复始无不遍矣!”此乃周天法式的一种。
         又有“无极天一生水功法”,乃真气“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的全身上下往来运行的功法。

         上述两种真气运行的功法,在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中皆有运用。有独用一法者,有两法皆用者。上有其他种种大同小异之修炼内功的方法,不一一列举了。
           长则退,退则天。

          上述两种真气运行的方法,时常修炼,真气纯阳之性长,同时身内的阴邪退尽,可以达到内清虚而外脱换的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神气自相抱一的健康身体。此修炼真气运行的功夫,正是为了“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的目的。“长则退,退则天。”六个字是说修炼气功,纯阳之真气长,则身体内阴邪退;体内阴邪退尽,纯阳之身体便如同九重天的太极虚灵妙境。天,乃玉佩中空所暗喻的纯阳之体,正如孙绿堂所说:“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剔透,无有一丝杂念搀入其中。”这就是拳家内劲功夫成时的表述。亦是毕坤先生在《浑元剑经外篇•天清咒》中所说:“一点天清,二点地灵,三点神光遍九重”的精义。

          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
          夫人之一身,象天法地,与天地同一阴阳。人知此身与天地同一阴阳,则可与论气功修炼之道矣。天阳、地阴;阳升、阴降。真气在体内运行之所以能升、能降,周而复始地升降循环不息,是因为天机启动真气上行,是为阳升;地机启动真气下行,是为阴降。此即“气升液降”之理法。天几舂,地几舂,是为何意?阳化气则升,乃天几舂之意;阴成液则降,乃地机舂之意,此乃天地万物自然之理法。水遇热则化气而上升是为云;云遇冷则液化而降下是为雨。水在天地间阳升、阴降,亦如自身内真气“由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的“气升液降”法,此乃“天之舂在上,地之舂在下”句的自然之理。修炼气功亦要符合天地之道、理、法式。

           顺则生,逆则死。

           人乃秉天恩地德而生成,是天地造化之产物。故修炼气功的强身健体之道,外要遵从天地自然法则,内要顺从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之性情,方能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此乃“顺则生”人的精义。如果外面背道而驰,内逆生化之机制而动,此乃“逆则死”之途的精义。就是顺从阴阳之道者生,逆阴阳之道者则死。

           由上述阐释,对“行气玉佩铭”的认识,已经脉络清楚矣!现录东汉时期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的一段论述,以作对照说明。

           耳目口三宝,闭门无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皆穷。
           离炁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
           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
           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
           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
           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拂拂被容中。
           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枘。耕耘宿秽污,细微得调畅。
           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我所修炼内功的“无极天一生水桩”和“无极地二生火桩”的功法,皆本此段论述之功法宗旨而修炼,是生成、运行内劲较佳的功法,可证古圣贤所言不虚也。
           由上述所论可知,拳家修炼内气运行功夫,由来之时亦久远矣!并非近几百年的事情了。这可由《易筋经•贯气诀•中气论》一文的内容和《越女论剑道》一文中:“布形候气,与神俱往”的论述中知道,修炼“中气”而能达到炼形、炼神的目的。
          至于修炼内气,内气周身运行有什么功夫效果,录前贤之论以为证:

          气贯周身法

        夫气起于丹田,升于泥丸,降于背,入于肩,流于肘,抵于腕,至十指尖,此气之上贯也。气生丹田,入于两肾间,降于涌泉,此气之下贯也。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式如行云流水,无停无滞,瞬息存养,动静清轻而灵,入手神妙,可以进退如意,形无定门,非斜非横,忽高忽蹲。功夫到此,可谓通真。
         从论述中可以知道,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功修炼,可以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久而攻防能力自加焉。亦可达到神拳的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而达到无形无象之无极之无上艺境
         从论述中亦可以知道,通解“行气玉佩铭”的内功修炼理法的重要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