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中华武术2008年05期(原貌版)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0218次阅读 7次回复
阅读排行
yales
2015-4-8 08:31:51
2013-11-19 12:49:42 上传
下载附件 (76.8 KB)





本期目录:

卷首
大师批判
很多人爱听恭维话,武林亦如此。自有文字以来,作家们为娱乐读者,撰写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武侠文学作品,作家真可敬,什么都敢写;读者真可爱,什么都敢信。于是,武林从此就成为了打来杀去、飞来飞去的神话世界。武术门派很多,习练人更多。在每一门派中都有一些技艺精湛者,会演练本门派的套路,会讲解...
特别策划
看传统武术
当我们扼腕传统文化正在流失的时候,可喜的是我们也逐渐进入了一个传统文化复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武术。 重新审视处于开放时代的传统武术。在痴迷感叹于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时候,在醉心于传统武术散发的文化芬芳的时候,人们也看到了在岁月和历史的演进中、在社会和人群的更迭...
零八后武术走向何方?
“零八后武术走向何方?”这是鼠年我们团拜谈论的主题。每年春节到徐才先生家中团拜是我们的传统套路。今年徐老坚持做东,徐老的夫人刘华老师担任执行总监。《中华武术》的昌沧、李平,武协的潘一经、社科院的罗炤、新华社的王俊璞和我参加了团拜。我们先在徐府预热,海阔天空地神侃。中午12点钟,大...
和谐武术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机关要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我想去凑凑热闹。写什么呢?我想起了孟子的两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于是我在“和”字上考虑再三,写了《和为贵》与《和谐》两幅小篆并在下面试释了这两个词语。前者,我借用了温家宝总理曾在法国巴黎讲的三句箴言:“世界要和平,...
武林大会
天生大将王战军
螺旋缠丝,纵放屈伸;一派大家风范,一路过关斩将;《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擂台赛上,王战军轻松夺冠。王战军,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他的父亲就是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我想练拳!”11岁的王战军一脸坚定地对父亲说。父亲看着儿子执着的眼神...
观《武林大会》有感
央视奥运频道推出的《武林大会》擂台赛,采用了以各武术门派传统技法进行对抗搏击,同时也体现了各拳种的套路和功法特点,使中华传统武术的内容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此举对中国武术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传统性的保留和继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武林大会给传统武术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由于各方面的...
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及战略
武术是什么?众说不一。首先是武术包含的多项价值在现代社会具体的表现平台上相互之间相容,兼容,排斥的矛盾。解决这个回题必须解决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形式之间特定的价值选项的问题。第二是中国么术纵向发展的历史演变,也即武术的“源”和“流”,在价值取向中切入点的选择和这个切入点体现出的价值...
太极养生
李式太极春天绽放
关于李式太极拳虽然久闻大名,但因为不够普及,很少见到“庐山真面目”。今年,我随北京太极拳代表团赴港参赛,发现团内有两支李式人马:一路来自西城,由年过古稀的马金龙老师统帅:另一支来自通州,由少壮派任正光、张树宏率领。没想到在社会上尚不显山、不露水的李式竟然成为北京团第一大主力,最大...
太极放松真谛(1)
练太极拳要讲大松大柔,有人甚至将松柔强调为太极拳的灵魂,这是有道理的。“要松,要松,要松,初学太极拳要从缓慢松柔入手。”当代太极名家郑曼青教导弟子时亦如是强调。郑曼青的师兄,另一位当代太极名家李雅轩亦强调,练太极拳要“大松大软”,“以全心全意地去想松”。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虽然...
“有气者无力”别解
在一次太极拳大会的间隙,有位师侄问我“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怎么讲?我当即表示:“我也没有搞清这两句话的意思。”并非我对这两句话没有一点看法,而是发现自己的认识与前人和时贤有别,至今仍难通融。姑且将它写出来,以供同道研究。前人的解释,只是逻辑推理对观念本身却留下诸多疑问以上两句...
漫漫人生路 悠悠太极情
我的老家在淄博市高新区卫固镇卫固村。家乡自古有习武之风,幼时常听大人们谈论“拳把式”。当时农村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匮乏,休闲娱乐项目不外乎看小说,听广播、听说书、讲故事等,大人们在田间劳作之余、晚饭之后为消除寂寞无聊,就喜欢聚在一起说点什么新鲜事、或者听能说会道者讲故事,故事的内容也...
“花甲”练拳也不迟
我今年62岁。我是在59岁时开始学练太极拳的。在没有练拳之前,身上已患有几种慢性疾病,例如肝脂多,前列腺肥大等。肩周炎、风湿关节炎时时折磨,感冒更是家常便饭,没有十天半月好不了。治病要花钱,“灵丹妙药”吃了不少,身体就是不见好转。为此,自己受苦不说,还连累了家人。2005年,我开...
从“太极操”的问世说开去
在今年第十二期《中华武术》杂志上惊异地看到一个新名词“太极操”,哇,好新颖好醒神!多年来人们一提及太极操肯定是贬意:“都把太极拳打成太极操啦!”今天终于有崔仲三老师等敢为天下先在世间给了太极操一席之地,给了太极操一个名份,这不能不说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我是高兴的,打太极操的人也一定...
太极金刚陈正雷传(2)
没了男人的家,就像没了顶梁柱的房子,四壁徒墙,茅草盖顶,哪经得住风吹雨打?大娘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年老体衰,地里的农活早干不动了,只能到场上干些晒晒谷子的活计,在家里做饭、喂猪,干些家务活。母亲虽然年轻,却没怎么做过农活,从城里的少奶奶一落千丈,成了农村的“地主婆”,不得不干最...
浅说“用意不用力”
(一)旧题重提“用意不用力”是一个老话题,是杨澄甫口授《太极拳术十要》之六,是一条练习太极拳的基本法则,也是“内练一口气”的门槛。这本来是一个明白易懂的练拳方法,只要老老实实按照“用意”,“不用力”认真做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就会逐步体会到它的妙用和深刻道理。然而这个方法到了有的人...
打好太极拳注意“三四五”
各派太极拳各有其特点,但总的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笔者以为,要打好太极拳,应注意以下“三四五”。“三松”练习太极拳必须用心用意去练,而不是靠力量。意是指意会、意识等,是心理活动。用意练习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三松”。一是松心。所谓松心就是心要放松。练拳时,一定要手眼结合,眼看手,随...
对太极拳“逆腹式呼吸”的浅见
《太极拳论》告诉我们:打拳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古谱还告诉我们要“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说明“气”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虽然以上说的“气”不完全是呼吸的空气,但和呼吸却有紧密关系,因为“呼为开、为发,吸为合、为蓄”...
武林人物
马运芳:探求武魂四十秋
一口地地道道的东北腔,一副朴朴实实的和善样儿。不笑不说话。说起话来。侃侃而谈。收都收不住。这就是马运芳给人的印象——纯朴,善良,本色。矮矮的个子。没有东北大汉的魁梧,显得普普通通,但是那双眼睛,却时露精光。明亮照人。显得与众不同。初识马运芳,谁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身怀绝技、武功不凡...
五泄园里有神仙
引子人们都知道,浙江诸暨因有西施而显得人美,因有五一而显得景美。五泄是诸暨最有代表性的景区,它是一条起伏狭长的开阔盆地,三面环山,一面朝水,由低到高的五个大小不等的瀑布组成,它的出口被一汪碧清的水库堵住,凡到此一游者都得乘游船或快艇才能进入。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仅使景区被群...
赛事活动
《中华武术》大学堂主讲名家登场
李德印 超越门的学院派领帅李德印1938年出生,河北安新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爷爷李玉琳师出名门,先后拜李存义、郝恩光学习少林拳、形意拳,拜孙禄堂学习孙式太极拳及八卦掌,拜李景林学习杨式太极拳,武当剑。曾任上海尚德国术馆馆长,山东省国术馆教务长、哈尔滨太极拳社社长,被誉为中国东北...
技理技法
大枪功力练法举要
大致自元明代以来,我国古典武艺体系形成了“大枪独尊”的传统,枪被尊为“长兵之祖”,吴殳在《手臂录》第一卷《枪王说》第一句开宗明义即说“语云:‘枪为诸艺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程宗猷在《耕余剩技·长枪法选》说:“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无逾于此。”枪法是一切武艺的...
少林五形八法拳(3)
接第4期14 饿虎扑食势(右弓步左撞爪)动作说明:接上动,右脚后跟内旋450°,身体随势右转,左腿同时蹬直成右弓步,右拳变虎爪屈肘向内收至腹前,手心朝下,左拳顺势变虎爪由腰间向体前撞出,高与眼平,掌腕屈立,五指用力内扣,掌心朝前,肘部略有沉屈,手位正对鼻端,上体微有前倾...
西北疯魔棍
(接第3期)11、接上式,两脚蹬地碾转,向左转身90°,转身的同时,重心移于右腿,左脚回撤半步成左虚步,与此同时,两手持棍由后向前猛力扣击地面,目视棍端(图61)。要领:同图53,唯方向相反。
五祖拳技术特点
五祖拳的全称为五祖鹤阳拳,该拳术技击性强,无花架子。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五祖拳崛起而为福建南拳的第一大拳种,同时盛行于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其实,五祖拳不能简单地以南拳或北拳来划分。严格地说,它属于不南不北,因而笔者认为,该拳术的技术特点应从其整体结构和技手(即招式)的运作要...
我所认识的几种风格的八极拳
从八极拳的产生、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八极拳在长期流传中,与其它门派相互学习和借鉴,又逐渐形成了技术内容相对一致,表现风格各异的八极拳流派,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八极拳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以吴会清、吴秀峰先生为代表的孟村八极拳吴会清,字穆亭,生于清同治八年,卒...
螳螂拳为王郎所创?
关于螳螂拳起源问题,一直为螳螂拳派所关注。然历来说法不一,各执己见,而对其创始人王郎似乎未有争议,众口一词。从起源时间上有西汉、南北朝、宋朝或明末清初之说,发源地上有陕西、四川或崂山之说等。总结螳螂拳起源的种种传闻,我们便会发现任何一种说法传久必讹,讹久必滥,这在武术界司空见惯、...
上架下压连环拳女子实用防身术
本文精选出一路长拳中的预备势、虚步上架、马步下压、弓步冲拳、马步冲拳拳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其变式制歹徒效果,谨供武术爱好者演练运用时参考。一、预备势1、套路拳式(1) 两脚并拢站立,两手臂伸直下垂,目视前方。两手随即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向上,目向前方平视(图...
拳打不知
编者按马明达,祖籍河北省沧县,1943年出生于兰州。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民族大学历史系、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小龙研究会会长。马氏一门是当代中国传统武学家族,也是通备武学体系的主要倡导者。马明达幼承家学,在...
武林旧事

下载地址: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i3lNYbN 密码: ttmj
黑脸

2016-2-5 11:47:17

顶一下,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每天顶顶贴,一身轻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说的我也略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貌嗓失

2016-3-25 02:58:26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菱笆咖

2016-3-26 11:41:46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有深度的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收藏了,改天让朋友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武林猛主

2023-2-18 03:59:21

dunlanweixin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7

黑脸

2016-2-5 11:47:17

顶一下,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每天顶顶贴,一身轻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说的我也略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貌嗓失

2016-3-25 02:58:26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菱笆咖

2016-3-26 11:41:46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有深度的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收藏了,改天让朋友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武林猛主

2023-2-18 03:59:21

dunlanweixin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